简述望舌
正确答案:
(一)正常舌象
1.正常舌象的特征
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提示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
2.舌象的生理变异
(1)年龄因素
儿童阴阳稚弱,舌质多淡嫩,舌苔少或剥。老人精气渐衰,舌色较暗红或带紫暗。
(2)体质禀赋因素
无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多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较弱者。
(3)性别
女性经期,舌质偏红,或有红刺,月经过后恢复正常。
(4)气候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可引起舌象的相应变化。如夏月湿盛则苔较厚微黄,但不板滞。
(二)望舌质
1.舌神
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为有神气;舌色晦暗,舌质枯涩,舌体活动不灵,为无神气。有神之舌,虽病也是善候,预后良好。无神之舌,多主病重恶候,预后较差。
2.舌色
(1)淡红舌
舌质颜色淡红润泽,是气血调和之征。见于正常人,或外感初起。
(2)淡白舌
较正常舌色浅淡,主气血两虚、阳虚。舌淡瘦薄,主气血亏虚。舌淡胖嫩,主阳气衰微。
(3)红绛舌
较正常舌色红,其中鲜红色者为红舌,深红色者为绛舌,主热证。舌尖红赤,主心火上炎。舌边红赤,主肝胆热盛。舌色红绛而有苔,多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极期。舌色红绛而少苔,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液受损,或久病阴虚火旺。
(4)紫舌
舌呈均匀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主气血运行不畅。舌色淡紫而润,主阳虚阴盛。舌色紫暗或有瘀斑,主瘀血内阻。舌色紫红,苔少而干,主营血热盛。全舌青紫,表示瘀血较重。局部瘀斑,表示血瘀较轻。
3.舌形
(1)老、嫩舌
舌体坚敛,纹理粗糙,为老舌;舌体娇嫩,纹理细腻,为嫩舌。舌质坚敛苍老,主实证。舌质浮胖娇嫩,主虚证。
(2)胖、瘦舌
舌体较正常大而厚为胖大舌,舌胖且有舌边齿痕为齿痕舌,舌肿大色红或紫为肿胀舌,舌体较正常舌瘦小为瘦薄舌。舌胖大淡白,边有齿痕,主脾肾阳虚。舌肿大色红,主里热。舌不胖有齿痕,舌质嫩,主气血两虚。舌肿胀色红绛,主心脾热盛,或素喜饮酒,复感湿热。舌体瘦薄淡白,主气血两虚。舌体瘦薄红绛,舌干少苔,主阴虚火旺。
(3)点、刺舌
蕈状乳头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乳头充血者为点;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形如芒刺,抚之棘手者为刺。点刺舌主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舌尖点刺,主心火亢盛。舌中点刺,主胃肠热盛。点刺鲜红,主血热。点刺绛紫,主热盛而气血壅滞。
(4)裂纹舌
舌面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为病理性裂纹舌。舌面沟裂中有舌苔覆盖者为先天性裂纹舌。舌色浅淡而有裂纹,为血虚之候。舌色红绛而有裂纹,主热盛伤津。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属脾虚湿侵。
4.舌态
(1)痿软舌
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舌痿软而红绛少苔多属邪热伤阴,或阴虚火旺。舌痿软而色白无华,主气血虚衰。
(2)强硬舌
舌体失柔,卷伸不利。舌强硬而舌红绛少津,见于热盛之证。舌体强硬而舌苔厚腻,主风痰阻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见于中风先兆。
(3)歪斜舌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为肝风夹痰或痰瘀阻络。
(4)颤动舌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舌淡白而颤动,见于血虚动风。舌绛紫而颤动,见于热甚动风。舌红少苔而颤动,见于阴虚动风。
(5)吐弄舌
舌伸出口外不能回缩为吐舌;伸舌即缩、动如蛇舐为弄舌。病情危重,时见吐舌,为心气已绝。高热神昏,并见弄舌,多为热甚动风的先兆。
(6)短缩舌
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舌短缩,色淡紫而润,多见于寒凝筋脉,或气血虚衰。舌短缩,色红绛而干,多见于热病伤津。舌短而胖大,多见于风痰阻络。
(三)望舌苔
1.苔质
(1)薄、厚苔
透过舌苔能隐约见到舌体的苔为薄苔(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为厚苔(不见底苔)。病初见薄苔,表示病位在表,病情轻浅。苔厚或中根部尤著,见于胃肠宿食,或痰浊停滞。舌苔由薄变厚,为邪气渐盛,病进之征。舌苔由厚渐化,为正气胜邪,病退之征。薄苔骤厚,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厚苔骤退,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2)润、燥苔
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为润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为滑苔。舌苔干燥无津,甚则干裂为燥苔;舌苔干燥无津,苔质粗糙为糙苔。润苔,主津液未伤。滑苔,主水湿内聚。燥苔,主津液已伤,或阳虚水津失布。舌苔由润变燥,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舌苔由燥转润,表示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
(3)腻、腐苔
苔质细腻,致密成片,中厚边薄,紧贴舌面,刮之不脱,状若油腻覆盖舌面,为腻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边中皆厚,松铺舌面,刮之易去,状如豆腐渣堆积舌面,为腐苔。腐苔,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
(4)剥落苔
病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脱者为剥落苔,又有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花剥苔、镜面舌之别。若生来就有剥苔,常在人字沟前,呈菱形,为先天性剥苔,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剥落苔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5)偏、全苔
舌苔遍布舌面为全苔,舌苔仅布于舌面之某部位为偏苔。病中见全苔,表示邪气散漫,痰湿中阻。舌苔偏某处,主舌所候脏腑邪气停聚。
(6)真、假苔
舌苔中厚边薄,紧贴舌面,苔底牢着,刮拭有苔者为真苔(有根苔);舌苔四周洁净如截,无薄苔与舌质相连,似浮涂舌上者为假苔(无根苔)。病之初中期见真苔且厚表示邪气壅实,病较深重。久病见真苔,表示胃气尚存。新病现假苔,表示邪浊渐聚,病情尚轻。久病现假苔,表示胃气匮乏。
2.苔色
(1)白苔
舌上薄薄分布一层白色舌苔,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为薄白苔;苔色乳白或粉白,边尖稍薄,中根较厚,舌体被舌苔遮盖而不被透出,为厚白苔。薄白润苔,为正常舌苔,或表证初起,或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薄白干苔,见于风热表证。薄白滑苔,主外感寒湿,或脾虚湿停。白厚腻苔,主湿浊内困,或痰饮内停,或为食积。白厚干苔,见于热甚伤津。苔白如积粉,主秽浊湿邪热毒相结。
(2)黄苔
在薄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为淡黄苔(微黄苔),苔色黄而略深厚为深黄苔(正黄苔),正黄色中夹有灰褐色苔为焦黄苔(老黄苔)。舌苔由白转黄,表示邪已化热入里。薄黄苔,表示邪热未甚。黄白相兼苔,多见于表证入里、表里相兼阶段。苔黄而腻,见于湿热蕴结、痰饮化热。苔黄而燥,见于邪热伤津。黄黑相兼,见于燥结腑实。舌苔淡黄,润滑多津,见于阳虚痰饮聚久化热,或气血亏虚,感受湿热。
(3)灰黑苔
苔色呈浅黑色为灰苔,苔色呈深灰色为黑苔。白腻灰黑苔,主阳虚寒湿、痰饮内停。黄腻灰黑苔,见于湿热内蕴,日久不化。焦黑干燥苔,见于热极津伤之证。
(四)舌质舌苔综合分析
1.舌苔或舌质单方面异常依据异常舌质或舌苔分析其意义。淡红舌兼干、厚、腻、滑、剥等苔质,或黄、灰、黑等苔色,表示正气尚未明显损伤。薄白苔兼舌质老嫩、舌体胖瘦或舌色红绛、淡白、青紫变化,表示病邪损及脏腑营血。
2.舌质舌苔均异常,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见于实热证。舌质淡嫩,舌苔白润,见于虚寒证。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见于热极津伤。青紫舌,白腻苔,多属气血瘀阻,痰湿内阻。
3.舌苔舌质均异常,变化不一应对二者的病因病机及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判断。如:淡白舌黄腻苔,多属脾胃虚寒而感受湿热。红绛舌白滑腻苔,多属外感热病,气分有湿,或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致饮食积滞。
1.正常舌象的特征
舌色淡红鲜明,舌质滋润,舌体大小适中,柔软灵活,舌苔均匀,薄白而润,简称"淡红舌,薄白苔",提示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津液充盈,胃气旺盛。
2.舌象的生理变异
(1)年龄因素
儿童阴阳稚弱,舌质多淡嫩,舌苔少或剥。老人精气渐衰,舌色较暗红或带紫暗。
(2)体质禀赋因素
无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多见于禀赋不足,体质较弱者。
(3)性别
女性经期,舌质偏红,或有红刺,月经过后恢复正常。
(4)气候因素
自然环境的变化可引起舌象的相应变化。如夏月湿盛则苔较厚微黄,但不板滞。
(二)望舌质
1.舌神
舌色鲜明,舌质滋润,舌体活动自如,为有神气;舌色晦暗,舌质枯涩,舌体活动不灵,为无神气。有神之舌,虽病也是善候,预后良好。无神之舌,多主病重恶候,预后较差。
2.舌色
(1)淡红舌
舌质颜色淡红润泽,是气血调和之征。见于正常人,或外感初起。
(2)淡白舌
较正常舌色浅淡,主气血两虚、阳虚。舌淡瘦薄,主气血亏虚。舌淡胖嫩,主阳气衰微。
(3)红绛舌
较正常舌色红,其中鲜红色者为红舌,深红色者为绛舌,主热证。舌尖红赤,主心火上炎。舌边红赤,主肝胆热盛。舌色红绛而有苔,多见于外感热病热盛极期。舌色红绛而少苔,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液受损,或久病阴虚火旺。
(4)紫舌
舌呈均匀紫色,或局部现青紫斑点,主气血运行不畅。舌色淡紫而润,主阳虚阴盛。舌色紫暗或有瘀斑,主瘀血内阻。舌色紫红,苔少而干,主营血热盛。全舌青紫,表示瘀血较重。局部瘀斑,表示血瘀较轻。
3.舌形
(1)老、嫩舌
舌体坚敛,纹理粗糙,为老舌;舌体娇嫩,纹理细腻,为嫩舌。舌质坚敛苍老,主实证。舌质浮胖娇嫩,主虚证。
(2)胖、瘦舌
舌体较正常大而厚为胖大舌,舌胖且有舌边齿痕为齿痕舌,舌肿大色红或紫为肿胀舌,舌体较正常舌瘦小为瘦薄舌。舌胖大淡白,边有齿痕,主脾肾阳虚。舌肿大色红,主里热。舌不胖有齿痕,舌质嫩,主气血两虚。舌肿胀色红绛,主心脾热盛,或素喜饮酒,复感湿热。舌体瘦薄淡白,主气血两虚。舌体瘦薄红绛,舌干少苔,主阴虚火旺。
(3)点、刺舌
蕈状乳头体积增大,数目增多,乳头充血者为点;蕈状乳头增大高突,形如芒刺,抚之棘手者为刺。点刺舌主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舌尖点刺,主心火亢盛。舌中点刺,主胃肠热盛。点刺鲜红,主血热。点刺绛紫,主热盛而气血壅滞。
(4)裂纹舌
舌面裂沟中无舌苔覆盖者为病理性裂纹舌。舌面沟裂中有舌苔覆盖者为先天性裂纹舌。舌色浅淡而有裂纹,为血虚之候。舌色红绛而有裂纹,主热盛伤津。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属脾虚湿侵。
4.舌态
(1)痿软舌
舌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伸缩回旋。舌痿软而红绛少苔多属邪热伤阴,或阴虚火旺。舌痿软而色白无华,主气血虚衰。
(2)强硬舌
舌体失柔,卷伸不利。舌强硬而舌红绛少津,见于热盛之证。舌体强硬而舌苔厚腻,主风痰阻络。舌强言謇,肢体麻木,见于中风先兆。
(3)歪斜舌
伸舌时舌体偏向一侧,为肝风夹痰或痰瘀阻络。
(4)颤动舌
舌体不自主地颤动,动摇不宁。舌淡白而颤动,见于血虚动风。舌绛紫而颤动,见于热甚动风。舌红少苔而颤动,见于阴虚动风。
(5)吐弄舌
舌伸出口外不能回缩为吐舌;伸舌即缩、动如蛇舐为弄舌。病情危重,时见吐舌,为心气已绝。高热神昏,并见弄舌,多为热甚动风的先兆。
(6)短缩舌
舌体卷短、紧缩,不能伸长。舌短缩,色淡紫而润,多见于寒凝筋脉,或气血虚衰。舌短缩,色红绛而干,多见于热病伤津。舌短而胖大,多见于风痰阻络。
(三)望舌苔
1.苔质
(1)薄、厚苔
透过舌苔能隐约见到舌体的苔为薄苔(见底苔),不能透过舌苔见到舌体之苔为厚苔(不见底苔)。病初见薄苔,表示病位在表,病情轻浅。苔厚或中根部尤著,见于胃肠宿食,或痰浊停滞。舌苔由薄变厚,为邪气渐盛,病进之征。舌苔由厚渐化,为正气胜邪,病退之征。薄苔骤厚,为邪气极盛,迅速入里。厚苔骤退,为正不胜邪,或胃气暴绝。
(2)润、燥苔
舌苔干湿适中、不滑不燥为润苔;舌面水分过多、伸舌欲滴为滑苔。舌苔干燥无津,甚则干裂为燥苔;舌苔干燥无津,苔质粗糙为糙苔。润苔,主津液未伤。滑苔,主水湿内聚。燥苔,主津液已伤,或阳虚水津失布。舌苔由润变燥,表示热重津伤,或津失输布。舌苔由燥转润,表示热退津复,或饮邪始化。
(3)腻、腐苔
苔质细腻,致密成片,中厚边薄,紧贴舌面,刮之不脱,状若油腻覆盖舌面,为腻苔;苔质疏松,颗粒较大,边中皆厚,松铺舌面,刮之易去,状如豆腐渣堆积舌面,为腐苔。腐苔,主食积胃肠,或痰浊内蕴。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
(4)剥落苔
病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剥脱者为剥落苔,又有前剥苔、中剥苔、根剥苔、花剥苔、镜面舌之别。若生来就有剥苔,常在人字沟前,呈菱形,为先天性剥苔,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剥落苔主胃气匮乏、胃阴枯涸或气血两虚。
(5)偏、全苔
舌苔遍布舌面为全苔,舌苔仅布于舌面之某部位为偏苔。病中见全苔,表示邪气散漫,痰湿中阻。舌苔偏某处,主舌所候脏腑邪气停聚。
(6)真、假苔
舌苔中厚边薄,紧贴舌面,苔底牢着,刮拭有苔者为真苔(有根苔);舌苔四周洁净如截,无薄苔与舌质相连,似浮涂舌上者为假苔(无根苔)。病之初中期见真苔且厚表示邪气壅实,病较深重。久病见真苔,表示胃气尚存。新病现假苔,表示邪浊渐聚,病情尚轻。久病现假苔,表示胃气匮乏。
2.苔色
(1)白苔
舌上薄薄分布一层白色舌苔,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体,为薄白苔;苔色乳白或粉白,边尖稍薄,中根较厚,舌体被舌苔遮盖而不被透出,为厚白苔。薄白润苔,为正常舌苔,或表证初起,或里证病轻,或阳虚内寒。薄白干苔,见于风热表证。薄白滑苔,主外感寒湿,或脾虚湿停。白厚腻苔,主湿浊内困,或痰饮内停,或为食积。白厚干苔,见于热甚伤津。苔白如积粉,主秽浊湿邪热毒相结。
(2)黄苔
在薄白苔上出现均匀的浅黄色为淡黄苔(微黄苔),苔色黄而略深厚为深黄苔(正黄苔),正黄色中夹有灰褐色苔为焦黄苔(老黄苔)。舌苔由白转黄,表示邪已化热入里。薄黄苔,表示邪热未甚。黄白相兼苔,多见于表证入里、表里相兼阶段。苔黄而腻,见于湿热蕴结、痰饮化热。苔黄而燥,见于邪热伤津。黄黑相兼,见于燥结腑实。舌苔淡黄,润滑多津,见于阳虚痰饮聚久化热,或气血亏虚,感受湿热。
(3)灰黑苔
苔色呈浅黑色为灰苔,苔色呈深灰色为黑苔。白腻灰黑苔,主阳虚寒湿、痰饮内停。黄腻灰黑苔,见于湿热内蕴,日久不化。焦黑干燥苔,见于热极津伤之证。
(四)舌质舌苔综合分析
1.舌苔或舌质单方面异常依据异常舌质或舌苔分析其意义。淡红舌兼干、厚、腻、滑、剥等苔质,或黄、灰、黑等苔色,表示正气尚未明显损伤。薄白苔兼舌质老嫩、舌体胖瘦或舌色红绛、淡白、青紫变化,表示病邪损及脏腑营血。
2.舌质舌苔均异常,变化一致提示病机相同,主病为两者意义的综合。舌质红,舌苔黄而干燥,见于实热证。舌质淡嫩,舌苔白润,见于虚寒证。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舌苔焦黄干燥,见于热极津伤。青紫舌,白腻苔,多属气血瘀阻,痰湿内阻。
3.舌苔舌质均异常,变化不一应对二者的病因病机及相互关系综合分析判断。如:淡白舌黄腻苔,多属脾胃虚寒而感受湿热。红绛舌白滑腻苔,多属外感热病,气分有湿,或素体阴虚火旺,复感寒湿致饮食积滞。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