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楼诗文兴盛的表现。
正确答案:
一、唐宋以来的千百年间,以三楼为舞台的文学创作活动频繁不断,有关三楼的诗文作品层出不穷,产生了许多千古不朽的名 篇,出现了一系列三楼文学专集。这是我国文学史上少有的现象,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现象。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文人早有饮酒赋诗、诗酒相娱的风尚。唐宋以来,此风更盛,文人学士常常在亭台楼阁之所,觥筹交错之际,尽悲欢感慨之意。三楼就是这种诗酒两热的活动场所。有关三楼的诗文也大半是这类活动的产物。登临三楼的文人或则群集宴饮,或则自饮自赋,都显示了三楼文学创作活动所具有的华夏特色。我们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三楼的诗酒活动大体上有三种情况:①以酒为主,诗助酒兴。这种情况多属喜庆活动,更多欢快气氛,如王勃所参加的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重阳盛宴,写下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滕王阁序》。②诗酒并重,排闷解怀。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张说。张说贬官越州,兼南楼(即岳阳楼),日与赵冬曦、尹懋及其子张均登楼赋饮,诗酒唱和,各有所作,使岳阳楼开始名闻天下。在这里,我们看不出诗酒谁主谁副。酒者,消愁也;诗者,抒怀也。二者结合的非常紧密。这种形式的活动,都为到三楼来的失意文人所仿效。③以诗为主,酒则次之。这种情况多属文人相聚。如明末南昌文人集社,以滕王阁为活动中心,他们吟诗作赋,评论时局,其意并不在饮酒。然而,三楼的诗酒之举并不限于文人。历代的世风侵染,也使王公将士及至农民领袖也愿意在楼中风雅一番。元末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后曾在滕王阁设宴庆贺,并命儒臣即兴赋诗于阁上。明末张献忠割据武昌,也曾题诗黄鹤楼上,令下属相和。但这些诗作没有流传下来。这足以表明,以三楼为舞台的文学创作活动,不但有历代文人的纵的延续性,而且有其他阶层的横的广泛性。
清代的三楼诗词在历代作品中是数量最多的。明叶文庄《绿竹堂数目》已有《唐贤岳阳楼诗》,清钱曾《述古堂书目》也有《岳阳楼诗集》两种,清钱谦益《绛云楼书目》也有陈公举和王延分别编的《岳阳楼诗》。《四库全书总目》收有《岳阳楼纪胜汇编》和明、清《滕王阁集》。明代的方孝孺曾为《黄鹤楼诗卷》作序。据明中叶董尊《滕王阁集》和明末李嗣京《滕王阁续集》合计,收录了清以前的滕王阁诗文一千一百余篇。虽然其中遗漏不少,但仍旧是我国文学史上应当予以注意的名胜文学专集。
二、唐宋以来的文学名家,几乎都同三楼发生过某种联系。他们的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顺利与坎坷,都能在三楼找到某种痕迹。这种现象又为我国文学史所独有而为世界文学史所阙无。
与三楼最早发生联系的著名诗人,是南朝刘宋时的颜延之。颜延之在由始安(今广西桂林)东归建康(今江苏南京),途经巴陵(今湖南岳阳)时,曾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五言诗一首,诗中的巴陵城楼即后来的岳阳楼。但从颜延之以后到王勃在滕王阁作序前的二百五十余年间,很难看到文化名人与三楼的具体联系。这说明,当时业已存在的黄鹤楼和巴陵城楼,还没有进入文化生活的领域,因而也极少的与文人发生联系。唐宋以后就不同了,在三楼饮酒赋诗、命笔作记的名家,不可胜数。他们与三楼的关系一般来说也有四种情况:①在岳阳、武昌、南昌三地任职久居,常以三楼为诗酒之地。如唐代的张说、杜牧,宋代的辛弃疾,元代的姚燧。②往来经过,举步登临,尝于三楼吊古伤今。他们之中,或者迫于国难,漂泊流浪,止息于此,如唐之杜甫、宋之陈与义;或者受贬斥与排挤,奔波求生,经过于此,如唐之李白、韩愈、李商隐,宋之黄庭坚、张舜民,明之杨慎;或是升迁调动,奉命出巡,舟车驻足于此,如唐之白居易、宋之陆游、明之杨基、清之黄遵宪。③向往三楼,游历往观。这种情况于名人中最多。他们有的是本地人士,或离三楼不远;有的则是外省名流,喜于游历罢了。如宋之王安石、戴复古,元之虞集、丁鹤年,明之汤显祖、袁宏道及其兄弟,清之蒋士铨、舒位、魏源、何绍基。④本人并不曾至三楼,但应朋友之约撰诗文,为三楼壮美生色,如宋范仲淹、苏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应滕子京之请而写,后者的诗篇《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也说明了作诗的情由。总之,由于他们的时代不同,遭遇不同,在三楼获得的感受和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
三、三楼诗文中的名篇佳作,一直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千余年来为人们传送吟咏,以至成为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诗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崔颢《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登岳阳楼》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些作品,都因它们情景交融、气象不凡的描绘而扬名中外。这种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名胜与文学相得益彰的现象,三楼也是比较突出的代表。唐宋以后的诗文选集中有很多关于三楼的诗文。清末以后最流行的《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则全部入选王、李、崔、杜、范三楼名篇。崔颢的《黄鹤楼》更是在其在世时就已被收入文集。这些事实说明,三楼诗文名篇在当世和后世都受到推崇,现在仍然为人们所热爱。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文人早有饮酒赋诗、诗酒相娱的风尚。唐宋以来,此风更盛,文人学士常常在亭台楼阁之所,觥筹交错之际,尽悲欢感慨之意。三楼就是这种诗酒两热的活动场所。有关三楼的诗文也大半是这类活动的产物。登临三楼的文人或则群集宴饮,或则自饮自赋,都显示了三楼文学创作活动所具有的华夏特色。我们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三楼的诗酒活动大体上有三种情况:①以酒为主,诗助酒兴。这种情况多属喜庆活动,更多欢快气氛,如王勃所参加的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重阳盛宴,写下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滕王阁序》。②诗酒并重,排闷解怀。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张说。张说贬官越州,兼南楼(即岳阳楼),日与赵冬曦、尹懋及其子张均登楼赋饮,诗酒唱和,各有所作,使岳阳楼开始名闻天下。在这里,我们看不出诗酒谁主谁副。酒者,消愁也;诗者,抒怀也。二者结合的非常紧密。这种形式的活动,都为到三楼来的失意文人所仿效。③以诗为主,酒则次之。这种情况多属文人相聚。如明末南昌文人集社,以滕王阁为活动中心,他们吟诗作赋,评论时局,其意并不在饮酒。然而,三楼的诗酒之举并不限于文人。历代的世风侵染,也使王公将士及至农民领袖也愿意在楼中风雅一番。元末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后曾在滕王阁设宴庆贺,并命儒臣即兴赋诗于阁上。明末张献忠割据武昌,也曾题诗黄鹤楼上,令下属相和。但这些诗作没有流传下来。这足以表明,以三楼为舞台的文学创作活动,不但有历代文人的纵的延续性,而且有其他阶层的横的广泛性。
清代的三楼诗词在历代作品中是数量最多的。明叶文庄《绿竹堂数目》已有《唐贤岳阳楼诗》,清钱曾《述古堂书目》也有《岳阳楼诗集》两种,清钱谦益《绛云楼书目》也有陈公举和王延分别编的《岳阳楼诗》。《四库全书总目》收有《岳阳楼纪胜汇编》和明、清《滕王阁集》。明代的方孝孺曾为《黄鹤楼诗卷》作序。据明中叶董尊《滕王阁集》和明末李嗣京《滕王阁续集》合计,收录了清以前的滕王阁诗文一千一百余篇。虽然其中遗漏不少,但仍旧是我国文学史上应当予以注意的名胜文学专集。
二、唐宋以来的文学名家,几乎都同三楼发生过某种联系。他们的幸福与痛苦、成功与失败、顺利与坎坷,都能在三楼找到某种痕迹。这种现象又为我国文学史所独有而为世界文学史所阙无。
与三楼最早发生联系的著名诗人,是南朝刘宋时的颜延之。颜延之在由始安(今广西桂林)东归建康(今江苏南京),途经巴陵(今湖南岳阳)时,曾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五言诗一首,诗中的巴陵城楼即后来的岳阳楼。但从颜延之以后到王勃在滕王阁作序前的二百五十余年间,很难看到文化名人与三楼的具体联系。这说明,当时业已存在的黄鹤楼和巴陵城楼,还没有进入文化生活的领域,因而也极少的与文人发生联系。唐宋以后就不同了,在三楼饮酒赋诗、命笔作记的名家,不可胜数。他们与三楼的关系一般来说也有四种情况:①在岳阳、武昌、南昌三地任职久居,常以三楼为诗酒之地。如唐代的张说、杜牧,宋代的辛弃疾,元代的姚燧。②往来经过,举步登临,尝于三楼吊古伤今。他们之中,或者迫于国难,漂泊流浪,止息于此,如唐之杜甫、宋之陈与义;或者受贬斥与排挤,奔波求生,经过于此,如唐之李白、韩愈、李商隐,宋之黄庭坚、张舜民,明之杨慎;或是升迁调动,奉命出巡,舟车驻足于此,如唐之白居易、宋之陆游、明之杨基、清之黄遵宪。③向往三楼,游历往观。这种情况于名人中最多。他们有的是本地人士,或离三楼不远;有的则是外省名流,喜于游历罢了。如宋之王安石、戴复古,元之虞集、丁鹤年,明之汤显祖、袁宏道及其兄弟,清之蒋士铨、舒位、魏源、何绍基。④本人并不曾至三楼,但应朋友之约撰诗文,为三楼壮美生色,如宋范仲淹、苏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是应滕子京之请而写,后者的诗篇《李公择求黄鹤楼诗因记旧所闻于冯当世者》,也说明了作诗的情由。总之,由于他们的时代不同,遭遇不同,在三楼获得的感受和表达的感情也就不同。
三、三楼诗文中的名篇佳作,一直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千余年来为人们传送吟咏,以至成为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诗文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王勃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崔颢《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杜甫《登岳阳楼》和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些作品,都因它们情景交融、气象不凡的描绘而扬名中外。这种在中国文学史上特有的名胜与文学相得益彰的现象,三楼也是比较突出的代表。唐宋以后的诗文选集中有很多关于三楼的诗文。清末以后最流行的《唐诗三百首》和《古文观止》则全部入选王、李、崔、杜、范三楼名篇。崔颢的《黄鹤楼》更是在其在世时就已被收入文集。这些事实说明,三楼诗文名篇在当世和后世都受到推崇,现在仍然为人们所热爱。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