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答“大谢”、“小谢”山水诗的特色。
正确答案:晋宋之交,我国古代诗坛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玄言诗的消失,山水诗的兴起,正如《文心雕龙·明诗》所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谢灵运是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个诗人,世称“大谢”;其族人谢胱,受谢灵运的影响较大,现存的优秀诗篇也大都是山水诗,世称“小谢”。二谢均以描写自然山水景物著称于世,但又各具特色。
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家,才学出众,在政治上很有抱负,但他生活在刘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屡遭贬谪,便心怀愤恨。为了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谢灵运纵情山水,肆意邀游,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在山水清音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因此,他的山水诗都带有孤清、闲适的情调,采用哲理典故来言情述志,表达了他对刘宋王朝的对抗和在政治上失意的心情。谢灵运的山水诗,崇尚声色,“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登池上楼》是其代表作。然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多数不能做到情景交融和意境完整,又由于过分追求修饰,以致词藻堆砌多,玄言词句多,往往有句无篇,且结构多半用“叙事一写景一说理”的章法,使人读起来感觉呆滞、单调。
谢胱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其代表作。作为“永明体”的积极参与者,谢眺还将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音调流畅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蕴含着深长细微的诗思与情致。谢胱的山水诗虽然较少繁芜词句和玄言成分,但由于他情趣单调,一味追求声韵。在有些篇什里存在着钟嵘所说的“篇末多踬,此意锐而才弱”的缺点。
谢灵运出身于士族大家,才学出众,在政治上很有抱负,但他生活在刘宋政局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屡遭贬谪,便心怀愤恨。为了排遣政治上的不满情绪,谢灵运纵情山水,肆意邀游,以富丽精工的语言,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在山水清音之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因此,他的山水诗都带有孤清、闲适的情调,采用哲理典故来言情述志,表达了他对刘宋王朝的对抗和在政治上失意的心情。谢灵运的山水诗,崇尚声色,“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登池上楼》是其代表作。然而,谢灵运的山水诗多数不能做到情景交融和意境完整,又由于过分追求修饰,以致词藻堆砌多,玄言词句多,往往有句无篇,且结构多半用“叙事一写景一说理”的章法,使人读起来感觉呆滞、单调。
谢胱继承了谢灵运山水诗细致、清新的特点,但又不同于谢灵运那种对山水景物作客观描摹的手法,而是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意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避免了大谢诗的晦涩、平板及情景割裂之弊,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其代表作。作为“永明体”的积极参与者,谢眺还将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因此他的诗音调流畅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悦耳。蕴含着深长细微的诗思与情致。谢胱的山水诗虽然较少繁芜词句和玄言成分,但由于他情趣单调,一味追求声韵。在有些篇什里存在着钟嵘所说的“篇末多踬,此意锐而才弱”的缺点。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