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书法知识竞赛

睦霖题库>艺术文化生活娱乐知识竞赛>书法知识竞赛

蔡邕在书论上的贡献是什么,对后世的影响如何?

正确答案: 汉代是我国书法的大变革时代,篆书继承秦代传统;隶书得到大发展;真、行、草书应运而生,五体齐备。另一方面,书法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书法艺术实践普遍展开,出现了一批我国最早的书法家群体,同时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书法论著。书法理论的出现,是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走向自觉发展的重要标志。
文字的使用和美化受到汉代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汉代以善书为入仕之经,选用史官要“以六体试之”,史官对于“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要加以“举劾”。不但重视文字使用的正确性,而且对书法的艺术性进行研讨。史载西汉开国之相萧何“深善笔理,尝与张子房、陈隐等论用笔之道。”(羊欣《笔阵图》)成为我国最早探讨书法艺术理论的人。东汉篆书大家曹喜曾著《笔论》一篇(今已佚),学者杨雄能识奇字,曾有“书为心画”之论。东汉时草书受到人们的普遍爱好,人们沉浸在草书艺术创作的时候,辞赋家赵壹写了一篇《非草书》,这篇文章对草书的发展衍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壹对当时草书艺术创作的非难正好从反面证实
了书法在东汉由实用性向艺术性转化的事实。东汉草书大家崔瑗著《草书势》,正是早期草书艺术实践的总结,可惜已失传。东汉末的大文学家、大书家蔡邕,善篆、隶、飞白诸体,尤精隶书。梁武帝评其书说:“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他在理论上有《篆势》、《笔论》、《九势》三篇著作,《篆势》已失传,后二篇流传下来,文章精深,是我国目前看到的最早的书法理论著作,也是汉代书论的代表性著作。
蔡邕《九势》开宗明义第一句:“夫书肇于自然”,提出书法艺术源于自然。认为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阴阳、刚柔、虚实、敛舒、聚散等对立而统一的因素就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根据,书法艺术又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创造,把握和显示自然界种种极为丰富的形态和变动不居的精神实质。蔡邕如此看待书法艺术的根本法则,在书法美学上有重大的贡献,它对我国书法艺术的实践和书法理论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蔡邕在书法艺术实践上很重视字的“形”和“势”,并把它作为审美概念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来。他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笔论》)“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九势》)指出书法艺术要通过运笔造型和取势所显现出来的意象,体现自然界丰富而生动的形象和变动不居的运动规律。
蔡邕还重视书法“力感”的审美表现。他结合运笔的“逆势”和毛笔的性能讲力感的表达,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重大意义。他说:“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九势》)把“力”与“势”作为一对美学范畴提出来,并揭示出“力”与“势”的内在联系,着眼于书法艺术的生命力和流动不拘的精神实质,而不斤斤于定法。他在论述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九势时,强调书法创作主体的控制能力,把握“力”与“势”的内在联系,从而创造出生动的书法艺术形象。这就使“藏头护尾”的逆势成为书法实践上表达“力感”的主要手段和笔法的核心。后世书论上“有势则有力”、“万毫齐力”、“无垂不缩,无往不复”等技法理论都是在蔡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蔡邕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书法艺术抒情性的本质特征,表达了书法艺术创作的规律和心理情态。他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夫书,先默坐
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笔论》)蔡邕的书论对推动书法艺术实践的深入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说:“须翰墨功多,即造妙境耳。”(《九势》)在理论上强调书法艺术实践的重大意义也是蔡邕书论的突出特点。他的书论正是在总结秦汉以来篆、隶书发展和书法艺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因此实践意义极强。蔡邕关于书法艺术的起源、审美本质和书法艺术审美特征、书法基本技法等方面的论述,对后代书法艺术实践和理论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书法理论的基础,作出了划时代的杰出贡献。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