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女儿的语文作业出了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这样的:“题目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一个题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女儿填了“齐心协力”,老师判错,标准答案是“同心协力”。另一个题是:“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女儿填“栩栩如生”,老师又判错,标准答案是“惟妙惟肖”。真可怕,不知曾几何时,具有丰富词汇的中国语言,竞变得比数学还精确。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如,“看图写话”。图上画的是:一个小朋友在金黄色的麦田里捉蝴蝶。老师的答案是“小朋友捉蝴蝶”,若有同学的答案是“庄家丰收了”,老师就判错。语文教学中,全国数以万计的老师在教同一篇课文、一样的段落大意、一样的中心思想,这一思想,不是每个教师的思想,也不是每个学生的思想,而是编写教参的人的思想。语文教学变得如此僵化和教条,语言和文学的“神”怎么能存在呢!结合所学教育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正确答案:
(1)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标准化的教学、考试过于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成为扼杀创新精神的最大杀手。材料中老师对学生给的答案判错,就非常直观地体现了应试教育下老师的做法。这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阻碍作用。
(2)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个人发展的潜能,使个人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此,教师们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以素质教育理念为自己的精神指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实践活动,其最终目的是充分挖掘个人发展的潜能,使个人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此,教师们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以素质教育理念为自己的精神指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