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动力与电气工程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工学)>动力与电气工程

解释降雾,结霜和结露现象,并说明它们发生的条件。

正确答案: 降雾:白天太阳照射地面,地面吸收并积蓄了大量的热。夜间,热就开始向空中散发而使地面温度降低。正常情况下,近地面层的大气由于吸收地面蒸发的水分,处于未饱和湿空气状态。如果近地面层的温度降至大气露点以下,就会使接近地面的湿空气达到饱和状态,也就是说该湿空气中水蒸汽含量达到极限。当超过这个极限,处于饱和湿空气状态的大气就会以烟尘为核心,凝结出细小的水滴,浮游于空中,如白气,是为雾。雾滴的直径在0.03毫米~0.04毫米。
雾的形成条件:1.发生在大气的近地面层;2.空气必须冷至露点以下;3.必须是无风或风力极微弱的情况下;4.有凝结核;当然,也可以在环境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人为提高环境中水蒸气的含量,即提高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使大气达到饱和湿空气状态,甚至过饱和状态。进而处于过饱和状态的湿空气就会以大气中的烟尘为核心,形成雾。
结露:湿空气在较冷的物体表面上凝结成的水滴,这一现象多发生在夜间的户外。例如,天黑后植物或岩石等物体会放出热量而冷却。周围温暖、潮湿的空气,与物体相接触部分,达到饱和状态而成结晶水,附于其上便为露,它是属于液化的现象。
结露的条件:1.有成露界面;2.界面温度下降,使得与其接触的湿空气达到饱和(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不变);3.进一步冷却,温度低于湿空气露点温度,部分水蒸汽冷凝,从而结露;4.结露是在界面上发生的气-液相变过程;5.冷凝结露过程中,湿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分压力不断降低,但随时处于饱和状态。
结霜:当气温降至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汽不经液态而凝华在地面物体表面呈白色的结晶体,叫做霜。霜一般出现于晴朗天气无风的夜晚或清晨。早霜多在晚秋出现,而晚霜则在早春时产生。霜的出现一般受局部地区影响很大,尽管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里,不一定处处都见到霜。在有霜季节,往往伴随霜冻出现。霜是凝华的表现。 
结霜的条件:1.有成霜界面;2.大气温度降到零度以下;3.结霜是在界面上发生的气-固相变过程;4.结霜比结露时表面温度要求低。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