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同意在不久的将来“银行会消亡”的观点?对于银行存在理由的论证有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试理一理有关这方面理论观点的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
银行不会消亡,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货币金融学的理论,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转账结算体系创造了流通的信用货币。在现有的货币形态下,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实际上就构成了资本的市场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基础,没有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资本的市场的运行就是无源之水。
(2)从“参与成本”角度的剖析,西方传统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摩擦的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明显下降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例的增大。然而实际却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原因在于金融创新的进程越来越快,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操作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性,获取和使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付出参与成本。总的说来,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信息充分从而有可能进行资产组合动态管理的投资者,面对过高的参与成本也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直接操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难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3)从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角度来看,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越来越是投资者生死攸关的急迫要求。银行具备在这方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增大的需求,这就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为自己的中心职能。
(4)商业银行仍然处于支付系统的核心。商业银行存款的突出特点是最为确定以及能够迅速由存款人划转,所以,商业银行存款被作为支付的主要方式。通过指令,人们既可以办理商业银行账户之间的直接支付,也可以办理各种间接的支付。即使由于“脱媒”(指资金融通或金融交易不通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体)现象而产生新的支票便利的领域(如货币市场基金领域),也仍然需要通过结算银行进行有关清算。另外,虽然新的货币交易形式(如电子货币)正在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可能是在传统的银行系统之外,但是这些新的交易工具也需要依靠银行系统来进行清算。
(5)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体系的资金,涵盖处于银行体系中的各种货币资金。商业银行要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提供货币资金转账结算服务,因此,除现金漏损外,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它们的资金实际始终都是处于银行体系之中的。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下,银行体系中货币资金量的增减主要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有关。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范围的扩大等,并不能成为商业银行衰落的理由。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直接融资对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确实是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体现在总量上,而是主要体现在结构上。一方面是主体结构。居民和企业参与资本的市场投资后,它们的资金就由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变成了开户证券公司在商业银行的结算存款,资本的市场的变化可以引起银行存款结构的变化。以下现象可以作为例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存款项下的数额激增,其起伏波动的状况大都与股票市场的动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期限结构。在过去没有资本的市场的情况下,居民的长期积累主要是以银行长期储蓄的形式存在,而资本的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改变银行存款的期限结构.缓解银行长期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状况,从而减轻银行的付息压力。
(6)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银行提供的是一种稳妥的、符合各个阶层需要的资金融通方式。商业银行在筹集和运用资金上具有积少成多、续短为长的特点,可以为不同数量、不同期限的资金提供不同形式的融通,因此,尽管证券市场的便利性、收益性、灵活性等极具诱惑力,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短缺者和盈余者出于对安全性、流动性的考虑而选择银行。二是商业银行能够为一部分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尽管直接融资市场能提供许多融资便利,但总会有一部分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获得支持其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并且企业通过资本的市场筹集资会,所担负的分红压力比偿还贷款的本息压力可能还要大。因此,相当多的企业仍需向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融资。
(7)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分析的结论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迈耶关于公司融资结构跨国比较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发行股票不是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发行可交易债券与股权证券,也不是工商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间接融资远比直接融资更重要;银行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米什金认为,只有大型资信良好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被高估了。这个结论被广泛引用,以论证商业银行依然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而从金融业的实践角度看,一方面,无可置疑地,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发达国家金融业中的地位在下降。以美国为例,商业银行目前虽然在所有金融机构中依然是位居首位,但其相对份额也已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其地位已由绝对主导变为相对重要。到1997年底,美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只占所有金融服务企业总资产的36%左右。另一方面,尽管商业银行收益的波动性加大了,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如美国商业银行从1990~1997年的年平均股权收益率达到12.91%,可见商业银行也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正在衰落。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观点的发展脉络:
(1)西方传统的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对于这两者通常归纳表述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摩擦的存在。其思路可以概括为:
①如果一个人要直接投资贷出自己的货币资本,那么,他要在可能的借款人中选择可靠并有发展前途的对象,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收益,要设计贷款契约,贷出后要监控其使用,要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简言之,为了贷出,要付出可观的交易成本。银行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②交易成本大多与信息不对称相联系。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收益,这要收集信息;要在贷出后监控其使用并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这要收集信息。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银行,不仅可以节约信息收集成本,而且可以加工出来高质量的信息产品——依据信息加工出可供选择的决策判断。由此还可以相应设计有利于协调满足不同要求的金融产品。
假如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也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的摩擦不复存在,银行中介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但事实上,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明显下降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例的增大。然而实际却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
(2)从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角度分析
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越来越是生死攸关的急迫要求。于是银行家有了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为之服务的客户群。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消除或回避,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分散或转移,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予以治理。银行具备在这方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增大的需求,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为自己的中心职能。
(3)从参与成本(participative cost)视角的剖析
在一个长期存在的“完全的市场”假设中,意味着所有投资者能够无摩擦地参与市场,或者说市场处于充分参与状态。但这样的假设并不存在于生活之中。
投资者要想参与市场,要付出学习成本,用习惯用语就是要“交学费”。需要投入精力,学习市场运作,了解资本收益的变化,监视市场的动态。不仅要懂得如何进行资产组合,而且要实时地调整组合,如此等等。特别是金融创新的进程越来越快,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操作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性,获取和使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付出参与成本。总的说来,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信息充分从而有可能进行资产组合动态管理的投资者,面对过高的参与成本也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直接操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难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4)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从货币支付系统的角度来看,间接融资作为金融的一项功能,是有其继续存在的根据的。而服务于货币支付体系各个环节(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环节)的机构就是银行。只要间接融资的功能不废掉,执行这种功能的金融机构也就不能不依然存在。
(5)Diamond-Dybvig模型。这是由两位美国教授Diamond和Dybvig提出的。对于银行存在的理由,这个模型是最为标准的规范模型。该模型认为:
第一,银行开办活期存款可以通过在那些需要在不同时间消费的人们之间进行较好的风险分担来改进竞争性的市场;
第二,提供这种改进的活期存款合同有一个大家不希望的均衡(银行挤兑),处于这种均衡状态时,所有的存款人都很惊慌并且马上提款,包括那些……本来是愿意把钱继续存在银行里的人。
第三,银行挤兑引起实际经济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健康的”银行也会失败,这造成贷款被收回,生产投资被终止。
(1)根据货币金融学的理论,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并且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体系通过转账结算体系创造了流通的信用货币。在现有的货币形态下,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实际上就构成了资本的市场上各种金融活动的基础,没有商业银行创造的信用货币,资本的市场的运行就是无源之水。
(2)从“参与成本”角度的剖析,西方传统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摩擦的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明显下降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例的增大。然而实际却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原因在于金融创新的进程越来越快,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操作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性,获取和使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付出参与成本。总的说来,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信息充分从而有可能进行资产组合动态管理的投资者,面对过高的参与成本也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直接操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难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3)从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角度来看,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越来越是投资者生死攸关的急迫要求。银行具备在这方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增大的需求,这就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为自己的中心职能。
(4)商业银行仍然处于支付系统的核心。商业银行存款的突出特点是最为确定以及能够迅速由存款人划转,所以,商业银行存款被作为支付的主要方式。通过指令,人们既可以办理商业银行账户之间的直接支付,也可以办理各种间接的支付。即使由于“脱媒”(指资金融通或金融交易不通过金融机构这一媒介体)现象而产生新的支票便利的领域(如货币市场基金领域),也仍然需要通过结算银行进行有关清算。另外,虽然新的货币交易形式(如电子货币)正在发展,并且这种发展可能是在传统的银行系统之外,但是这些新的交易工具也需要依靠银行系统来进行清算。
(5)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银行体系的资金,涵盖处于银行体系中的各种货币资金。商业银行要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各种经济活动提供货币资金转账结算服务,因此,除现金漏损外,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它们的资金实际始终都是处于银行体系之中的。在现代中央银行体制下,银行体系中货币资金量的增减主要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有关。因此,金融市场的发展、直接融资范围的扩大等,并不能成为商业银行衰落的理由。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直接融资对银行体系的资金来源确实是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影响并不体现在总量上,而是主要体现在结构上。一方面是主体结构。居民和企业参与资本的市场投资后,它们的资金就由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存款变成了开户证券公司在商业银行的结算存款,资本的市场的变化可以引起银行存款结构的变化。以下现象可以作为例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同业存款项下的数额激增,其起伏波动的状况大都与股票市场的动态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期限结构。在过去没有资本的市场的情况下,居民的长期积累主要是以银行长期储蓄的形式存在,而资本的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改变银行存款的期限结构.缓解银行长期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状况,从而减轻银行的付息压力。
(6)商业银行仍然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商业银行提供的是一种稳妥的、符合各个阶层需要的资金融通方式。商业银行在筹集和运用资金上具有积少成多、续短为长的特点,可以为不同数量、不同期限的资金提供不同形式的融通,因此,尽管证券市场的便利性、收益性、灵活性等极具诱惑力,仍然会有相当一部分资金短缺者和盈余者出于对安全性、流动性的考虑而选择银行。二是商业银行能够为一部分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尽管直接融资市场能提供许多融资便利,但总会有一部分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无法通过直接融资获得支持其发展所必须的资金,并且企业通过资本的市场筹集资会,所担负的分红压力比偿还贷款的本息压力可能还要大。因此,相当多的企业仍需向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融资。
(7)近年来,有不少研究分析的结论为上述观点提供佐证。迈耶关于公司融资结构跨国比较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工商企业来说,发行股票不是最主要的外部融资来源;发行可交易债券与股权证券,也不是工商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间接融资远比直接融资更重要;银行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资金来源。米什金认为,只有大型资信良好的公司才能进入证券市场,证券市场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被高估了。这个结论被广泛引用,以论证商业银行依然是最重要的金融机构。
而从金融业的实践角度看,一方面,无可置疑地,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发达国家金融业中的地位在下降。以美国为例,商业银行目前虽然在所有金融机构中依然是位居首位,但其相对份额也已经历了较大的变化。其地位已由绝对主导变为相对重要。到1997年底,美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只占所有金融服务企业总资产的36%左右。另一方面,尽管商业银行收益的波动性加大了,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还是很强的,如美国商业银行从1990~1997年的年平均股权收益率达到12.91%,可见商业银行也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正在衰落。
有关这方面的理论观点的发展脉络:
(1)西方传统的理论认为,银行存在的根据是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对于这两者通常归纳表述为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摩擦的存在。其思路可以概括为:
①如果一个人要直接投资贷出自己的货币资本,那么,他要在可能的借款人中选择可靠并有发展前途的对象,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收益,要设计贷款契约,贷出后要监控其使用,要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简言之,为了贷出,要付出可观的交易成本。银行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从而能够节约交易成本。
②交易成本大多与信息不对称相联系。要了解贷款所要投入项目的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收益,这要收集信息;要在贷出后监控其使用并随时评估贷款可回收的保险系数,这要收集信息。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银行,不仅可以节约信息收集成本,而且可以加工出来高质量的信息产品——依据信息加工出可供选择的决策判断。由此还可以相应设计有利于协调满足不同要求的金融产品。
假如交易成本和信息的不对称也即市场的不完全性或市场的摩擦不复存在,银行中介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但事实上,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的明显下降理应带来投资者直接参与市场比例的增大。然而实际却是个人直接持股比例减少,中介持股比例增加。
(2)从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角度分析
风险是经济行为主体普遍面对的问题。如何把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限度之内越来越是生死攸关的急迫要求。于是银行家有了需要在风险管理方面为之服务的客户群。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消除或回避,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分散或转移,有的风险可通过风险交易予以治理。银行具备在这方面提供明智而有效服务的能力,面对日益增大的需求,使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成为自己的中心职能。
(3)从参与成本(participative cost)视角的剖析
在一个长期存在的“完全的市场”假设中,意味着所有投资者能够无摩擦地参与市场,或者说市场处于充分参与状态。但这样的假设并不存在于生活之中。
投资者要想参与市场,要付出学习成本,用习惯用语就是要“交学费”。需要投入精力,学习市场运作,了解资本收益的变化,监视市场的动态。不仅要懂得如何进行资产组合,而且要实时地调整组合,如此等等。特别是金融创新的进程越来越快,风险交易和风险管理操作要求有很高的专业性,获取和使用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都要付出参与成本。总的说来,参与成本明显有上升趋势。在这样的条件下,即使是信息充分从而有可能进行资产组合动态管理的投资者,面对过高的参与成本也有可能会放弃自己直接操作;至于信息不充分的投资者,更难以直接参与市场。金融中介正是通过提供信息,代理投资,创造收益相对稳定的产品,提供固定收入等服务,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4)从货币角度看银行的存在。从货币支付系统的角度来看,间接融资作为金融的一项功能,是有其继续存在的根据的。而服务于货币支付体系各个环节(具有间接融资功能的环节)的机构就是银行。只要间接融资的功能不废掉,执行这种功能的金融机构也就不能不依然存在。
(5)Diamond-Dybvig模型。这是由两位美国教授Diamond和Dybvig提出的。对于银行存在的理由,这个模型是最为标准的规范模型。该模型认为:
第一,银行开办活期存款可以通过在那些需要在不同时间消费的人们之间进行较好的风险分担来改进竞争性的市场;
第二,提供这种改进的活期存款合同有一个大家不希望的均衡(银行挤兑),处于这种均衡状态时,所有的存款人都很惊慌并且马上提款,包括那些……本来是愿意把钱继续存在银行里的人。
第三,银行挤兑引起实际经济的问题,因为即使是“健康的”银行也会失败,这造成贷款被收回,生产投资被终止。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