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马致远的《汉宫秋》。
正确答案:《汉宫秋》是马致远的代表作,描写王昭君的故事。不同于历史记载,剧中作者着意点染匈奴的强大,显然马致远是有所寄托的,它是当时十三世纪历史的真实描绘。《汉宫秋》中的王昭君不再是单纯地慨叹远嫁,或不愿“子烝其母”仰药而死,剧中这一人物充满了义勇和正气,为了国家利益敢于远赴匈奴和亲,又拒不入其境,在边境以投河一死明自己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作者以王昭君这一人物鞭笞和批判了毛延寿及宫中诸文武大臣,她美丽聪明,善良勇敢,深明大义,在国家民族危亡紧要关头,她挺身而出,以一己闺质,担负起挽救国家、化干戈为玉帛的重担,她的壮举、她的慷慨使那些所谓的文臣武将相形见绌、猥亵不堪。
主人公汉元帝是个悲剧人物,在彼强我弱的形势下,他忍痛割爱将王昭君送于单于,对那些平常耀武扬威的文臣武将此刻唯唯诺诺、束手无策异常愤恨,他唱道“兴废从来有,干戈不肯休,可不食君禄命悬君口,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昭君离去,元帝日夜思念,夜不能寐。远处孤雁的哀鸣,更引起断肠人无限的悲凉:“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会儿,和尽寒更”,“伤感似替昭君思汉主,哀怨似作薤露哭田横,凄怆似和半夜楚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那秋雁凄楚的鸣叫,愈加衬托汉元帝的悲苦、寂寞和感伤。汉元帝虽贵为帝王,但马致远把其感情升华了,成为真挚感情的秉持者,所以,这一人物的命运和遭际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同情和怜惜。
马致远擅长悲剧性的抒情,其作品的情调是凄凉的、怆伤的、悲愤的,如第四折描写汉元帝闻雁的【白鹤子】【么篇】【上小楼】【么篇】,真是“一声儿遶汉宫,一声儿寄渭城”,雁声人情溶成一体,抒发汉元帝孤独心境和离愁别绪,十分凄楚动人。第三折【梅花酒】【收江南】两只曲,运用顶针续麻的手法,把汉元帝思念昭君及因思念而变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主人公汉元帝是个悲剧人物,在彼强我弱的形势下,他忍痛割爱将王昭君送于单于,对那些平常耀武扬威的文臣武将此刻唯唯诺诺、束手无策异常愤恨,他唱道“兴废从来有,干戈不肯休,可不食君禄命悬君口,太平时卖你宰相功劳,有事处把俺佳人递流”。昭君离去,元帝日夜思念,夜不能寐。远处孤雁的哀鸣,更引起断肠人无限的悲凉:“他叫得慢一会儿,紧一会儿,和尽寒更”,“伤感似替昭君思汉主,哀怨似作薤露哭田横,凄怆似和半夜楚歌声,悲切似唱三叠阳关令”,那秋雁凄楚的鸣叫,愈加衬托汉元帝的悲苦、寂寞和感伤。汉元帝虽贵为帝王,但马致远把其感情升华了,成为真挚感情的秉持者,所以,这一人物的命运和遭际得到不同时代人们的同情和怜惜。
马致远擅长悲剧性的抒情,其作品的情调是凄凉的、怆伤的、悲愤的,如第四折描写汉元帝闻雁的【白鹤子】【么篇】【上小楼】【么篇】,真是“一声儿遶汉宫,一声儿寄渭城”,雁声人情溶成一体,抒发汉元帝孤独心境和离愁别绪,十分凄楚动人。第三折【梅花酒】【收江南】两只曲,运用顶针续麻的手法,把汉元帝思念昭君及因思念而变的心情,描写得淋漓尽致。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