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学在艺术实践中进行了哪些探索?
正确答案:
(一)笔法创新
碑学主要是对大篆、小篆、汉隶、魏碑等这些唐以前的石刻文字的书写研究。很显然,用晋、唐、宋流传下来的笔法去表现这些古老文字的精神面貌是不行的了。这此石刻文字早已不是毛笔写成时的原貌了,而是被刀刻、风化、磨损后而留下的具有金石趣味的线条。要表现这些线条,就得改变过去的笔法,清代不少书法家意识到这一点,就纷纷开展了对笔法艰苦的探索。各种各样的执笔法和运笔法都出现了:金农以倾斜执笔,用侧笔平锋去写隶书;王鸿绪为矫元明以来枕腕作书的积习,就用绳系肘,悬肘写字;钱伯垌执笔是“虚小指,以三指包管外,与大指相拒,侧毫入纸”,行笔时指腕不动,以肘去来;朱昂之行笔的秘诀是“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邓石如自创“悬腕双钩,管随指转”的新笔法;何绍基从射箭得到启示,创出回腕高悬、运肘敛指的“回腕执笔法”;朱次琦、康有为等人的执笔秘诀是“虚拳实指,平腕竖锋”;杨守敬主张运笔以侧锋为主;还有不少人为探求“掌虚”之极,就创出“以三指执笔,名、小指反掀起”和“以四指齐排管上”的执笔法。如此等等,新笔法之多,令人惊叹!
在探索出的新笔法中,要算邓石如所创的“管随指转”(即执笔要运指,行笔要绞毫)的笔法最为成功,这种新笔法,促使了他的篆隶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当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这种笔法公布于世时,在那大家都在暗中摸索笔法的年代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效仿者如云,获得成功者不少。其中刘墉秘密作书的笔法——“左右盘辟,管随指转”即是受了邓石如笔法的影响;何绍基所创“回腕法”中的“运肘敛指”、“提笔绞笔”,也是融进了邓石如笔法;张裕钊自述其用笔:“名指得力,指能转笔,落纸轻,注墨辣,发锋远,收锋密,藏锋深,出锋烈”,可谓是邓石如笔法的嫡派;沈曾植运笔如飞,侧管转指,也是“颇师安吴(包世臣)”;直到现代的书法家柳怡徵、马叙伦、王遽常、林散之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邓石如笔法的影响。
清人在探索新笔法时,主要重视表现出的艺术效果,而不择手段如何。在他们探索出的新笔法中,除了一些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手法而外,还有不少与习惯或生理机能相违的手法,(如邓石如、何绍基、郑簠等人所创的笔法),有人曾对此大加斥责,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笔法,如果从实用的观点来看,这种批评是正确的,如果从艺术的观点来看,这种批评就不对了。因为艺术欣赏只承认效果,而不管其手段如何的。相反,正说明清人对书法艺术认识的自觉性超过前人,才能开拓笔法的新天地。
(二)改造书写工具
清人对毛笔进行改造是碑学实践上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他们在改造毛笔的尝试过程中,不如探索新笔法曲折,也没有那么多争议,而且当新的毛笔尝试成功,很快就普及全国了。
清初,王澍、洪亮吉、孙星衍、钱坫四家写秦篆,因秦时的毛笔绝对不是清初时毛笔的模样,为此,他们就把毛笔的毫尖烧去,用颓笔写小篆。这样,写出的篆书圆润挺秀,饶有古意。
继后,金农也对毛笔进行了改造,他那苍古奇逸、魄力沈雄的“漆书”,就是把毛笔“截取毫端”而作的。另外,还有的人追求藏锋,用框限写字,或者用“竹萌”(嫩竹枝)砸松了当笔书写等。以上这些方法,只适于书写少数特殊风格的书法,所以不能普及。但是,当开始提倡用羊毫笔写字时,情况就迥然不同了,正如潘伯鹰在《中国书法简论》一书中介绍:“明朝以至清朝,一直都是盛行硬毫。当时书家几乎没有用羊毫的。羊毫沦落到只能作装背书画的浆糊排刷了。自嘉、道以来,由于梁同书、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诸人的提倡,羊毫大行,硬毫有渐衰的趋向。羊毫笔能大行,固然是价廉易购,外加制作逐渐精妙,但这些都不是能盛行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羊毫比硬毫含墨多、柔软、毛长,特别适合表现篆、隶、北碑那种古拙朴茂、厚重渊雅、富有金石趣味的线条,即使用它去写行草书,也可以表现出比硬毫更含蓄沉厚、纡徐安雅的风姿,这正是倡导碑学,进行书法变革求之不得的事。当邓石如运用羊毫笔写出面目一新的四体书时,就震动了当时的书坛;当何绍基用回腕法驾驭着羊毫登上了另一个书法艺术高峰时,又被誉为“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这样成功者在前,继承者在后,碑学盛行,羊毫也就盛行。清代书家们探索改造毛笔的成功,在创建碑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三)融画入书
以绘画的技法融入书法,是清代书法家们探索的一个方面。在以前曾有这种尝试,但较大规模的施行,还是在清代。郑板桥跋画说:“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此幅赠常君酉北。酉北善画不画,而画之关纽,透入于书。燮又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郑板桥说常酉北是“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其实他何尝不是如此。蒋士铨就有诗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澜奇古形翩翩。”他写的“六分半书”,就是把绘画上那种大小斜正、疏密穿插的经营位置运用上了,而且还富有兰竹的风韵。吴昌硕的书法也参以画法,《霎岳楼笔谈》说:“缶庐写石鼓,以画梅之法为之。”事实
上,他的篆书纵横挥洒,老拙遒劲,和他画梅的老干新枝何等的一致,不仅篆书如此,行草书也是如此。清代的碑学书家们大都善画,更不用说石涛、金农、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等人还是一代的大画家。因此,他们的书法作品无不与绘画相通。除了在布局、用笔上参用画法外,他们还把绘画中的用墨、用水之法也用进去了,其焦墨、浓墨、宿墨、涨墨、破墨、渴墨、淡墨在书法作品中时时可见,在“将浓遂枯、带燥方润”的墨色变化上超越了前代,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一大特色。
碑学主要是对大篆、小篆、汉隶、魏碑等这些唐以前的石刻文字的书写研究。很显然,用晋、唐、宋流传下来的笔法去表现这些古老文字的精神面貌是不行的了。这此石刻文字早已不是毛笔写成时的原貌了,而是被刀刻、风化、磨损后而留下的具有金石趣味的线条。要表现这些线条,就得改变过去的笔法,清代不少书法家意识到这一点,就纷纷开展了对笔法艰苦的探索。各种各样的执笔法和运笔法都出现了:金农以倾斜执笔,用侧笔平锋去写隶书;王鸿绪为矫元明以来枕腕作书的积习,就用绳系肘,悬肘写字;钱伯垌执笔是“虚小指,以三指包管外,与大指相拒,侧毫入纸”,行笔时指腕不动,以肘去来;朱昂之行笔的秘诀是“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邓石如自创“悬腕双钩,管随指转”的新笔法;何绍基从射箭得到启示,创出回腕高悬、运肘敛指的“回腕执笔法”;朱次琦、康有为等人的执笔秘诀是“虚拳实指,平腕竖锋”;杨守敬主张运笔以侧锋为主;还有不少人为探求“掌虚”之极,就创出“以三指执笔,名、小指反掀起”和“以四指齐排管上”的执笔法。如此等等,新笔法之多,令人惊叹!
在探索出的新笔法中,要算邓石如所创的“管随指转”(即执笔要运指,行笔要绞毫)的笔法最为成功,这种新笔法,促使了他的篆隶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当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这种笔法公布于世时,在那大家都在暗中摸索笔法的年代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效仿者如云,获得成功者不少。其中刘墉秘密作书的笔法——“左右盘辟,管随指转”即是受了邓石如笔法的影响;何绍基所创“回腕法”中的“运肘敛指”、“提笔绞笔”,也是融进了邓石如笔法;张裕钊自述其用笔:“名指得力,指能转笔,落纸轻,注墨辣,发锋远,收锋密,藏锋深,出锋烈”,可谓是邓石如笔法的嫡派;沈曾植运笔如飞,侧管转指,也是“颇师安吴(包世臣)”;直到现代的书法家柳怡徵、马叙伦、王遽常、林散之等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邓石如笔法的影响。
清人在探索新笔法时,主要重视表现出的艺术效果,而不择手段如何。在他们探索出的新笔法中,除了一些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手法而外,还有不少与习惯或生理机能相违的手法,(如邓石如、何绍基、郑簠等人所创的笔法),有人曾对此大加斥责,认为这些都是错误笔法,如果从实用的观点来看,这种批评是正确的,如果从艺术的观点来看,这种批评就不对了。因为艺术欣赏只承认效果,而不管其手段如何的。相反,正说明清人对书法艺术认识的自觉性超过前人,才能开拓笔法的新天地。
(二)改造书写工具
清人对毛笔进行改造是碑学实践上能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他们在改造毛笔的尝试过程中,不如探索新笔法曲折,也没有那么多争议,而且当新的毛笔尝试成功,很快就普及全国了。
清初,王澍、洪亮吉、孙星衍、钱坫四家写秦篆,因秦时的毛笔绝对不是清初时毛笔的模样,为此,他们就把毛笔的毫尖烧去,用颓笔写小篆。这样,写出的篆书圆润挺秀,饶有古意。
继后,金农也对毛笔进行了改造,他那苍古奇逸、魄力沈雄的“漆书”,就是把毛笔“截取毫端”而作的。另外,还有的人追求藏锋,用框限写字,或者用“竹萌”(嫩竹枝)砸松了当笔书写等。以上这些方法,只适于书写少数特殊风格的书法,所以不能普及。但是,当开始提倡用羊毫笔写字时,情况就迥然不同了,正如潘伯鹰在《中国书法简论》一书中介绍:“明朝以至清朝,一直都是盛行硬毫。当时书家几乎没有用羊毫的。羊毫沦落到只能作装背书画的浆糊排刷了。自嘉、道以来,由于梁同书、邓石如、包世臣、何绍基诸人的提倡,羊毫大行,硬毫有渐衰的趋向。羊毫笔能大行,固然是价廉易购,外加制作逐渐精妙,但这些都不是能盛行的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是羊毫比硬毫含墨多、柔软、毛长,特别适合表现篆、隶、北碑那种古拙朴茂、厚重渊雅、富有金石趣味的线条,即使用它去写行草书,也可以表现出比硬毫更含蓄沉厚、纡徐安雅的风姿,这正是倡导碑学,进行书法变革求之不得的事。当邓石如运用羊毫笔写出面目一新的四体书时,就震动了当时的书坛;当何绍基用回腕法驾驭着羊毫登上了另一个书法艺术高峰时,又被誉为“数百年书法于斯一振”!这样成功者在前,继承者在后,碑学盛行,羊毫也就盛行。清代书家们探索改造毛笔的成功,在创建碑学中,有着不可磨灭的汗马功劳。
(三)融画入书
以绘画的技法融入书法,是清代书法家们探索的一个方面。在以前曾有这种尝试,但较大规模的施行,还是在清代。郑板桥跋画说:“书法有行款,竹更要有行款;书法有浓淡,竹更要有浓淡;书法有疏密,竹更要有疏密。此幅赠常君酉北。酉北善画不画,而画之关纽,透入于书。燮又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郑板桥说常酉北是“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其实他何尝不是如此。蒋士铨就有诗云:“板桥作字如写兰,波澜奇古形翩翩。”他写的“六分半书”,就是把绘画上那种大小斜正、疏密穿插的经营位置运用上了,而且还富有兰竹的风韵。吴昌硕的书法也参以画法,《霎岳楼笔谈》说:“缶庐写石鼓,以画梅之法为之。”事实
上,他的篆书纵横挥洒,老拙遒劲,和他画梅的老干新枝何等的一致,不仅篆书如此,行草书也是如此。清代的碑学书家们大都善画,更不用说石涛、金农、郑板桥、赵之谦、吴昌硕等人还是一代的大画家。因此,他们的书法作品无不与绘画相通。除了在布局、用笔上参用画法外,他们还把绘画中的用墨、用水之法也用进去了,其焦墨、浓墨、宿墨、涨墨、破墨、渴墨、淡墨在书法作品中时时可见,在“将浓遂枯、带燥方润”的墨色变化上超越了前代,成为清代书法艺术的一大特色。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