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在交往中,往往会发生文化“误读”的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在西方的宫廷与贵胄家中,中国龙纹形象随处可见,那时候的中国龙是伟大、高贵的象征。进入19世纪,西方人逐渐把“龙”翻译为“dragon”,在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代表着暴力、邪恶。近年来,西方媒体借助龙形象来讽喻中国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学家》杂志中,提到中国的漫画中几乎都少不了“龙”——西方观念中的龙。 ——据董玉洁《中国龙vs西方龙:文化的误读》整理 材料二: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它的政治各方面。 ——孙中山 材料三:1970年代,来到中国的西方环保主义者看到:商店的商品没有包装,买酒、酱油和醋要自带瓶子,连火柴都是散装的。于是在他们的笔下,中国成了世界和人类的希望。 ——韩东屏《美国和西方的中国研究简介》 请回答: 在孙中山之前,中国持与材料二中孙中山相似看法的还有哪些人?简要分析这些人误读西方文化的原因。如果要反驳孙中山的观点,你可以提供哪些论据?
正确答案:
洋务派。
原因:①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反对民主政治。
②洋务派是专制制度的受益者。
③洋务派的教育背景是传统文化。
④洋务派对西方仍缺乏全面认识。
论据:①西方近代建立代议制民主,使人类进入法治时代,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
②西方近代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类的思想。
原因:①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反对民主政治。
②洋务派是专制制度的受益者。
③洋务派的教育背景是传统文化。
④洋务派对西方仍缺乏全面认识。
论据:①西方近代建立代议制民主,使人类进入法治时代,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巨大进步。
②西方近代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类的思想。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