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地球科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理学)>地球科学

简述土地的特征。

正确答案: 土地是一个综合概念,其特征包含了自然、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属性。其特征概括起来,有8个特征:
1)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力“万物土中生”就生动地说明了土地生产力特征。在农业生产上,土地能够生产人类所必需的动植物产品。土地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地本身的性质和人类生产技术水平两个方面。不同性质的土地资源,适宜不同的作物、牧草、森林、牲畜的生产和繁殖,因而具有不同的适宜性。提高人类的生产技术水平,就能有效地利用光热条件,调节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相反,如果开发利用的不合理,或者是只用不养,则土地生产力将会下降。因此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把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力。
2)位置的固定性
占据一定空间的土地资源不像其他物质,在空间上具有固定的位置,这使得一块土地区别于另一块土地。对农业土地而言,由于土地位置固定,并坐落于一定的地貌部位,使得土地资源在空间上复杂多变。比如黄土高原地区,塬区土地、沟坡土地和沟底土地相互交错分布,不利于人类利用,平原土地相对质底均一并分布集中,有利于大面积利用。对城市土地而言,位置固定性更显突出,市中心区土地和郊区土地,可能性质一样,但生产力和地价水平相差甚远,在地产评价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分布的地域性
由于土地位置的固定,加之形成土地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使土地资源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从自然条件来看,由于大气环境、距海远近、地貌条件、地质基础的不同,使得土地资源水热差异明显,土地潜力不同。从社会经济条件来看,由于不同地域上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方式和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4)面积的有限性
现在的陆地表面是经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多次造陆运动和复杂的地貌过程形成的。因此,在有限的人类历史时期,陆地土地总面积不会有大的变化,也就是说土地面积是有限。另一方面,在不合理的利用情况下,土地资源还会产生退化,可利用的耕地和荒地会因城市、交通等建设用地的侵占而逐渐减少。随着人口的增长,许多地区已出现人多地少,土地供应产生相对稀缺。
5)供应的稀缺性
由于土地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又具有不同的适宜性,以及报酬递减规律,导致适合特定目的的土地的相对缺乏——也就是,土地经济供给具有稀缺性。在任何时候,如果不是因为交通运输不便、土质贫瘠、气候和地势条件差等重大的限制,使开发利用这些土地无利可图的话,那么这些土地随时可供使用。有着这些限制的土地,其潜在的可用部分,只有在它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提高到足以抵偿必要的改良费用后,而有利可图的时候,才会被人们所利用。
6)土地资源的承受性
土地资源具有承载任何物体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是生产过程的空间和基地。土地资源的这种承受性(承载力)尤其表现在工业生产和建筑行业,由于不同地区地质条件和土壤基础的不同,土地承载楼房层数也不相同,楼房地基深度也不相同,这限制着有些地区不宜建高楼,有些地区修建公路、铁路困难。
7)土地资源的综合性
土地资源在垂直方向一般从土壤母质层到植被林冠层顶部,包括了这一空间的植物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这使土地资源形成一种特殊的综合性资源。西方理解土地资源而包括了土地的地上权和地下权,也就是说土地资源还包含了矿产资源和光热、风能等资源。无论是广义理解,还是狭义理解土地,都说明土地是综合性资源,也就是说土地资源具有综合性。研究土地资源,可以充分了解各种自然资源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规律,调节自然界生态平衡,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
8)动态性和可更新性
土地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各土地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转化、信息传递而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因而在利用土地资源时,要具有综合观点,维持土地生态平衡,保护土地资源。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