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国哲学史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哲学)>中国哲学史

为什么说《易传》和《老子》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开拓者?

正确答案: 《易传》和《老子》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开拓者,综合它们对于形而上下问题的研究,可以归纳出道器范畴最基本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首先,道上器下。这是道器双方最根本的地位设定。道在“上”意味着它无形、无名、无象,超越了人的感觉经验范围,不能为人所感知,只能“勉强”地被规定和认识。而器在“下”亦即有形,包括人可以感知的一切个别事物和具体存在。现实的宇宙可以说都属于器的范畴,所以它以有形、有名、有象之“有”为基本的特色。人们可以以它们为对象进行分类比较、分析概括等各种认识活动。其次,道先器后。道器本为“上下”存在的范畴,但因为它们是建立在生成论的基础之上的,故也自动带上了“先后”的意义。
《老子》有著名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而道生万物也就是道在器先,道为器母,“道”的这种先在的地位具有绝对的性质。由于道器也就是无有,故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自身亦有不同的层次,即有可以生有,器可以生器,但最初之有却不能自主,它只能由无而来。《易传》提出了观象制器说。“象”表现内含之“意”即道的工具,人们所以能够创制器,首先是他能够观象而悟道,再据道而制器。宇宙间的任何具体事物,实际上自生成时起便自动带上了道的属性,道器的范畴统一于具体事物之中。
再次,道无为而用不穷。无论是道上器下,还是道先器后,问题的实质都在于道决定器。这在道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也。这种无为制有为的论断揭示了中国哲学本体范畴非人格非意志性的特点,老子又称它为“玄德”。“玄德”的价值,在于道作为本体,不但其作用玄妙无形,更重要的是这一作用是无穷无尽的。道是事物作用的不端源泉和宗主。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