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重庆住院医师儿科
睦霖题库
>
重庆住院医师
>
重庆住院医师儿科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机制: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缺陷导致铜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肝脏受损、角膜色素环、其他多系统损伤。
答案解析:
有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
最新试题
·
下列哪项不是中枢性尿崩症的特点()
·
患者女性,38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6年,
·
患者,男,10岁,反复打喷嚏(每次连续3
·
下列关于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说法正确
·
12岁男孩,近半年反复发作饥饿时腹痛和夜
·
广泛使用麻疹疫苗后麻疹流行病学发生最大的
·
确定多发性大动脉炎的病变部位应选择()
·
肺动脉栓塞更易发生于()
·
9岁女孩,1周前腹泻,3天后四肢乏力,说
·
毛细支气管炎可出现()
热门试题
·
3岁,男,1年内反复肺炎3次,有反复鼻塞
·
小儿每日需水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每增长3
·
男性,23岁。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口唇
·
产后几天以内的乳为初乳()
·
小儿骨骼生长发育中 后囟关闭的年龄通常
·
2岁儿童,生后即开始按程序注射乙型疫苗,
·
下列哪种免疫缺陷病用胸腺素注射最有效()
·
8岁女孩,因频繁发作性发呆凝视2个月就诊
·
患儿,女,3
+
天,
·
在SLE中哪一种抗体特异性最高()
微信扫一扫-
搜题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