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闻法的过程中,如何于一堂课中具足六度?这样有什么功德?
正确答案:
《现证续》中所云:“奉献花座等,随处戒威仪,不害诸含生,于师生正信,无散闻师教,解疑问难题,闻者具六支。”
具体而言,
一、布施度:“奉献花座等”。
在闻法之前,首先为上师摆设妙高法座。然后在法座前或者周围,供养曼茶罗以及花鬘、灯等。这即是布施度。一起学习的时候,对听法的屋子进行清扫、装饰,给大家提供电视机,这方面共同努力,也属于布施度。听法过程中,为此创造一些良好条件,都是在圆满布施度。山下有些居士比较大方,每次听课都买一些水果、矿泉水,这样以后,自己的布施度圆满了。概而言之,听法时尽己所能地作上供下施,就是布施波罗蜜多。
二、持戒度:“随处戒威仪”。
在讲法的经堂里,随处做些洒水、清扫、喷香水等善行,保持那里整洁舒适;同时,遮止自己身口意不恭敬的威仪,长至一部法,短至一堂课,一切行为从头到尾如理如法,这就是持戒度。
三、安忍度:“不害诸含生”。
听法的过程中,无论是有意、无意,都不伤害蝼蚁在内的含生。同时也不能损害旁边的金刚道友。而且听受佛法的时候,不管天气再热再冷,传法时间再长,中间出现种种违缘,都要忍受下来。还有,听法的时候,假如上师讲什么都能接受,这也是一种安忍。
四、精进度:“于师生正信”。
在听受佛法的过程中,要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怀疑、嗔恨等不良心态,满怀虔诚信心、满怀喜悦之情而闻法,即是精进度。
五、静虑度:“无散闻师教”。
听法时心不能妄想纷飞,也不能外散于他处,倘若心不专注,佛教的甚深义不可能通过三心二意、东张西望而得到,因此,从最开始到结束之间应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谛听上师所讲的言教,这就是静虑度。平时听课的时候,放下其他一切琐事。
六、智慧度:“解疑问难题”。
听闻佛法时,若对某些法义产生疑问,则应向上师请教,或者道友之间研讨辩论,以此遣除怀疑、邪见、增益,即是智慧度。(注:增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却以分别念妄执为存在。)
闻法具足六度的功德:
行持大乘佛法饶益众生,六度万行不可缺少,佛陀在因地时,所有行为均可摄于六波罗蜜多中。因此,我们听闻佛法、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时,具足六度至关重要,若不具足六度,不一定属于大乘佛法。
听闻佛法要做到如理如法,只有这样,佛法的功德利益才会在自相续中生根发芽。假如听法时行为不如法,则不但没有六度的功德,反而会产生众多罪过。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过:“若能具足六度而修学,其力尤大。”
具体而言,
一、布施度:“奉献花座等”。
在闻法之前,首先为上师摆设妙高法座。然后在法座前或者周围,供养曼茶罗以及花鬘、灯等。这即是布施度。一起学习的时候,对听法的屋子进行清扫、装饰,给大家提供电视机,这方面共同努力,也属于布施度。听法过程中,为此创造一些良好条件,都是在圆满布施度。山下有些居士比较大方,每次听课都买一些水果、矿泉水,这样以后,自己的布施度圆满了。概而言之,听法时尽己所能地作上供下施,就是布施波罗蜜多。
二、持戒度:“随处戒威仪”。
在讲法的经堂里,随处做些洒水、清扫、喷香水等善行,保持那里整洁舒适;同时,遮止自己身口意不恭敬的威仪,长至一部法,短至一堂课,一切行为从头到尾如理如法,这就是持戒度。
三、安忍度:“不害诸含生”。
听法的过程中,无论是有意、无意,都不伤害蝼蚁在内的含生。同时也不能损害旁边的金刚道友。而且听受佛法的时候,不管天气再热再冷,传法时间再长,中间出现种种违缘,都要忍受下来。还有,听法的时候,假如上师讲什么都能接受,这也是一种安忍。
四、精进度:“于师生正信”。
在听受佛法的过程中,要断除对上师及正法的邪见、怀疑、嗔恨等不良心态,满怀虔诚信心、满怀喜悦之情而闻法,即是精进度。
五、静虑度:“无散闻师教”。
听法时心不能妄想纷飞,也不能外散于他处,倘若心不专注,佛教的甚深义不可能通过三心二意、东张西望而得到,因此,从最开始到结束之间应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谛听上师所讲的言教,这就是静虑度。平时听课的时候,放下其他一切琐事。
六、智慧度:“解疑问难题”。
听闻佛法时,若对某些法义产生疑问,则应向上师请教,或者道友之间研讨辩论,以此遣除怀疑、邪见、增益,即是智慧度。(注:增益: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却以分别念妄执为存在。)
闻法具足六度的功德:
行持大乘佛法饶益众生,六度万行不可缺少,佛陀在因地时,所有行为均可摄于六波罗蜜多中。因此,我们听闻佛法、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时,具足六度至关重要,若不具足六度,不一定属于大乘佛法。
听闻佛法要做到如理如法,只有这样,佛法的功德利益才会在自相续中生根发芽。假如听法时行为不如法,则不但没有六度的功德,反而会产生众多罪过。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中说过:“若能具足六度而修学,其力尤大。”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