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
睦霖题库
>
大学试题(哲学)
>
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
“仁”在十三经中总共出现了()次。
A、456
B、356
C、365
D、46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有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
最新试题
·
在现当代作家中,只有()创造了一种新文体
·
道家使人类获得永恒寄托的途径是人的肉体和
·
下列哪一项不是教化的途径?()
·
“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是
·
下列哪一项思想主张不是墨家的代表思想?(
·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
·
卮言展现力量的显示与转化主要通过()。
·
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
·
庄子思想的“言成肉身”是()。
·
()是中国文化对自由的经验。
热门试题
·
“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它开
·
《庄子·秋水》中,北海若与河伯的对话是(
·
和与谐可以连接成词是在()代开始。
·
下列哪一部著作不是荀子的?()
·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哪位思
·
戏剧是认识自己的一种诉求,()的文本是个
·
儒家的核心理念是()。
·
《韩非子》中指出儒家后来分成()派。
·
下列哪一位名人是荀子的学生?()
·
教化的基础和本源是()。
微信扫一扫-
搜题找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