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研究手段。
正确答案:
(1)内部圈层(类似鸡蛋结构,主要为岩石固体),主要圈层有:上地壳、下地壳、上地幔(含软流圈)、下地慢、外核(熔融态)、内核(固体)、洋壳平均~7km、陆壳平均~33km。
(2)研究手段——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边界层反射和折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成分和物理性质,因此,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对于划分地球圈层具有重要作用。
地震波间断面:
1)康拉德间断面,K-面:上、下地壳界面,不连续,大陆地壳才有。
2)莫霍面(Moho),M-面:大洋5-12km深度,大陆30-75km深度,为地壳、地幔界面,纵波由7.0km/s突然升高到8.0km/s,横波从3.8km/s升高到4.6km/s。
3)软流圈:70~220km深度附近地震波的低速层。
4)拜尔勒面,B-面(软流圈底界)。
5)古登堡面,G-面(核、幔分界):2900km的深度上,波速发生间断性的变化,横波不能通过。
(2)研究手段——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边界层反射和折射、传播速度发生变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成分和物理性质,因此,地震波的波速变化对于划分地球圈层具有重要作用。
地震波间断面:
1)康拉德间断面,K-面:上、下地壳界面,不连续,大陆地壳才有。
2)莫霍面(Moho),M-面:大洋5-12km深度,大陆30-75km深度,为地壳、地幔界面,纵波由7.0km/s突然升高到8.0km/s,横波从3.8km/s升高到4.6km/s。
3)软流圈:70~220km深度附近地震波的低速层。
4)拜尔勒面,B-面(软流圈底界)。
5)古登堡面,G-面(核、幔分界):2900km的深度上,波速发生间断性的变化,横波不能通过。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