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在《俄罗斯民族风情》的鉴赏课课堂上,教师根据《荒山之夜》这部交响音画所描绘的场景选用先听《聊斋》的片头音乐的方式,让学生谈感受,再分析音乐特点,以此类推到《荒山之夜》的开头音乐。教师提问:“音乐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让学生带着疑问复听音乐。 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并简述你的观点。
正确答案:由于《荒山之夜》这部交响音画所描绘的主体形象是黑暗之夜、荒山之中、群魔乱舞的场景,开头音乐是一连串快速的三连音,音色颤抖,声音时高时低、时近时远,听上去让人不寒而栗,犹如鬼魂魅影时隐时现。在这个案例的开头,教师的导人选用了《聊斋》的片头音乐,二者的音乐特点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都极其相似,所不同的是对于《聊斋》片头音乐学生是耳熟能详。这个导人起点低,并且易于实践。让学生谈感受,再分析音乐特点,把鉴赏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符合我们新课标中“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思想。然后类推到《荒山之夜》的开头音乐,先听赏,后分析,学生们一下子恍然大悟。初步的音乐感受有了,教师提问:“音乐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带着疑问复听音乐,从音乐要素着手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段音乐的理解。这种做法可以使课堂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激发起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学习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答案解析:有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