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高中历史

睦霖题库>高中试题>高中历史

工商业的发展和政策、市场、经营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桑弘羊等人于公元前118年向汉武帝提出了一个盐铁官营的计划。这个计划的要点是:(一)将煮盐、冶铁之事均收归政府管理,所得收入,以补充赋税。(二)“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三)“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四)“郡不出铁者置小铰官”,管理铁器的专卖事宜。关于铁的专卖……据专家估计“当时役使了不少数量的官奴婢和罪人……此外还征用自由身份的民佚。”(前117年开始实施这一计划——编者)……冶铁的技术也有空前提高,据专家断定“西汉的冶炼生铁的技术,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冶炼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贯,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此皆……盐铁之福也”。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二: 材料三: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贸易中心,……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经形成。……种种迹象表明,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已开始出现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当然,封建官僚体制……都延缓了这种转变。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初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原因。明清时期,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正确答案: 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等。
因素:自然经济的阻碍;实行海禁政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等;封建制度的阻碍。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