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化学工程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工学)>化学工程

遗传密码是如何破译的?

正确答案: 第一个用实验给遗传密码以确切解答的是德国出生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尼伦贝格(M.W.Nirenberg,1927—)。1961年他和另一位德国科学家马太(Heinrich Matthaei)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的实验室内发现了苯丙氨酸的密码是RNA上的尿嘧啶(UUU)。他们在用大肠杆菌的无细胞提取液研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问题时发现:当向这个提取液中加进核酸,则合成了蛋白质;当用由单一的尿嘧啶组成的核酸长链加进这个提取液中,则产生了由单一苯丙氨酸组成的多肽长链。这个结果立即震动了科学界。但是测定其他氨基酸的密码需要各种各样的碱基组合,而当时这种组合并不是很容易得到的,它需要一种多核苷酸磷酸化酶。美国另一位西班牙血统的生物化学家奥乔亚(Ochoa,Severo,1905—)于1955年发现了多核苷酸磷酸化酶(PNP酶)帮助了尼伦贝格合成了同聚核苷酸——多聚U(PolyU)(奥乔亚因发现此酶而获得195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当他将多聚U作为模板加入到无细胞体系中时,那就是只有加有标记苯丙氨酸所产生的那一试管蛋白质沉淀具有放射性。而加其他标记氨基酸的各管则均无放射性进入沉淀。于是,第一个密码便被破译出来,即UUU是苯丙氨酸的密码子。用同样的方式以其他多聚核苷酸作为模板,又测出CCC是脯氨酸的密码子,AAA是赖氨酸的密码子。多聚G的氨基酸密码子当时用此法测定时遇到困难,未能测出。
在取得第一阶段突破性成果之后,尼伦贝格用混合的核苷酸制备人工合成的mRNA模板,分别测试其作用。 用2种或3种不同的核苷酸制备mRNA模板时,PNP酶合成的产物都是杂聚物,其中核苷酸的顺序是随机的,无法预测。但各种三联体出现的相对几率则是可以推算出来的。在测定了各种标记氨基酸参入蛋白质的量之后,将其相对参入量和三联体出现的几率加以比较,即可知道每种三联体相对应的是那一种氨基酸。
此法的应用有局限性,密码子中不同核苷酸的比例固然可以推测出来,但是它们的排序却不能确定;尽管如此编码的范围还是大大缩小了。后来又发现有些密码子具有重复性,即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但是每一种密码子只编码一种氨基酸。
为了搞清密码子中核苷酸顺序,尼伦贝格巧妙地设计了第三阶段的实验。他采用的是核糖体结合法新技术,并加入的模板一律改为具有一定顺序的单个三联体。实验仍在无细胞体系中进行。他们的小组合成了全部64种单个的、顺序固定的三联体密码。实验结果能使50种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能确定下来。实验中发现,有三个密码子并不编码任何氨基酸,后来知道它们是终止信号。还知道甲硫氨酸的密码子可兼作起始信号。完整的密码子表,到1963年由与尼伦贝格共获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霍拉纳(Khorana,Har Gobind,1922—)利用其他技术加以确定的。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