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题,通过考试没问题!

微观经济学

睦霖题库>大学试题(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既然理性行为无需要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为什么经济分析又要假定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是追逐个人利益?

正确答案:理性行为无需完全是自私自利的。众所周知,有理性的人的行为可有多种动机,获取个人经济利益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人有理想、感情、信仰、荣誉感、正义感等,这些都会驱使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包括经济活动。有时候,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信仰、感情、正义感等,可以牺牲自己物质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因此,人不仅可以作为“经济人”而存在,还可以是革命者、教徒、义土等。但经济学假设人只为自己的经济利益而活动和生存,撇开了人类行为的其他动机,以追逐个人利益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动力,并进而假定人们经济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例如,消费者行为目标是获得最大限度满足即效用极大化,厂商行为目标是利润极大化,要素出售者行为目标是收入极大化等。这种假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是因为,经济利益尽管只是人们行为动机的一个方面,但经济学研究的正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就经济活动而言,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始终是推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根本力量。因此,把追求个人利益从人的各种行为动机中抽象出来,并赋予这样行动的人以“经济人”或者说“理性人”的概念。假定他们的行为准则是既定目标的最优化,并由此建立起一整套经济理论体系,是完全必要的、合理的。这是一种抽象法,是科学赖以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方法。如果不这样假定,认为人从事经济活动可以有随便的动机,比方说,消费者对购买时是否吃亏,厂商经营时对是否赚钱,人们出让自己的生产要素时对能得到多少报酬等等抱无所谓态度,无异说稀缺资源如何配置也是件无关紧要的事。这样,人类也就不需要什么经济学了。
答案解析:
进入题库查看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做题